“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如何?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近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会暨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在会上发布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会上指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力军,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抱团合作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投资合作模式更加多元,履行社会责任更加积极,境外中资商会桥梁作用更加凸显,民间外交贡献更加突出,在推动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形势需要民营企业在推进‘一带一路’宏伟事业中奋发有为,发挥自身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市场敏锐度高的特点,努力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要把握航向,抱团出海,形成合力;要坚守底线,练好内功,防范风险;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要入乡随俗,履行责任,照顾民众。”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吉喆说。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巨大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推进,经贸投资合作成效明显,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贸易伙伴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更高,特别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方式进口了大量的特色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提升双边贸易质量、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投资合作方面,民营企业是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力量,在纺织、轻工、汽车、家电等领域建设了大量的海外生产基地,有效推动合作方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加快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埃塞俄比亚华坚国际轻工业城、红豆西哈努克港工业园等示范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和东道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三一重工、华为等民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设备等领域的优势,和国有企业共同推进道路、桥梁、信息网络等领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为共建高效畅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国际大通道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更为了中国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得更好,”2019年4月到7月,由全国工商联牵头、各省市区工商联、各直属商会联动,917家民营企业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530份,基本覆盖东南亚、南亚、中欧和东欧、非洲、中东、中亚和西亚等地区。

 

此外,调查组还实地走访了13个省区市,整理出148个企业案例。在此基础上,全国工商联联络部会同北京零点有数公司对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共同编写了这一报告。

 

 

 

就企业分析这一部分,调查从企业经营现状、企业营商环境、企业人才瓶颈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一、企业经营现状

 

企业是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当中的主体,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享机遇。“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成果的直观体现。

 

企业总体运营平稳良好,对未来发展信心度高

 

调查显示,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从开始运营至今,超六成企业总体的运营情况比较顺利。其中,31.5%的企业是刚开始面临的困难较多,现在运营的比较顺利。另一方面,10.4%的企业显示经营状况不稳定,波动较大,而表示经营一直很困难的企业占比6.4%。

 

 

依照现有情况,83.2%的受访企业对本企业在海外的未来发展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信心水平较高。研究人员进一步将企业发展的信心度与企业现有的运营状况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经营现状较为顺利的企业对未来信心度更高,而经营现状比较困难或波动较大的也均有过半数的企业表示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多半企业实现增收,企业园区化规模尚有待发展

 

调查显示,五成半受访企业在当地国家实现收入增长目标(54.3%)。其中,6.2%企业收入增长超过30%;另有近三成(27.7%)收入增长超过10%。相较进驻所在国家时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收入下10%及以上)企业不足一成(6.7%)。

 

 

此外,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以来,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发展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关注点。对于企业建立海外园区的政策鼓励,可追溯到2005年商务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通过海外园区建设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中国企业共在46个国家在建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113家,入园企业4663家。不过,调查显示,园区化尚未成为沿线国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在受访企业中仅占比25.3%。

 

多半企业实现盈利目标,企业利润率较为可观

 

半数企业(50.9%)目前处于盈利状态。其中,当年即实现盈利的企业占19.1%,3年内实现盈利的累计占比27.7%,5年内实现盈利的累计占比47.9%。需要注意的是,仍有34.3%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其中在当地运营5年以上的老企业占比26.9%。总体来说,企业的利润率也较为可观(如下图)。

 

 

 

企业主要面向当地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当地员工是主力

 

受访企业在当地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向当地市场(54.5%),同时分别有34.9%面向中国市场和35.3%面向其他国家市场。23.4%的受访企业表示其海外业务占总业务量高于50%。

 

 

此外,55.3%的受访企业中,当地员工占据员工数量主流,需要注意的是,仍有29.2%企业中中国员工数量超过当地员工。就这一点来说,当地中资企业的员工比例失衡问题也相对严重。

 


二、企业营商环境

 

优化“一带一路”沿线的营商环境是一个持续的、综合的立体工程。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必须考虑所在国家的营商环境:例如,有的沿线国家政局或政策不稳,政治风险极高;有的沿线国家政府腐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经济风险较高;还有的国家的法律法规、劳工政策、宗教文化与中国差异较大,在当地投资面临的潜在风险很大。

 

企业自评风险较低,运行风险整体可控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自评”面临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在总体风险自我评估中,10分制下(10分代表风险最高,1分代表风险最低,分数越高代表风险越大),平均分为4.58。从国别来看,缅甸、老挝、柬埔寨、蒙古、印度等国家风险系数较高,上述各国均有超过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自评风险评分在6分以上。

 

 

企业运行面临不同等级风险,需区分风险等级有序处理

 

在调查问卷中,研究人员列出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运行可能面临的24项主要风险,并根据受访企业的应答结果对风险的严重等级进行了分类(如下图)。

 

 

相比较而言,在沿线国家投资运营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并没有预想严重。恐怖主义威胁、地方武装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极为少见,盗窃抢劫等社会治安问题(16.6%)和黑恶势力侵害(12.1%)等现象偶有发生,但相对可控。

 

 

在营商环境的构成因素中,政务环境问题最为紧迫

 

研究团队从四个方面对海外中资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进行考察,即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商业诚信环境。结果显示,在四项构成因素中,企业面临的政务环境问题最为紧迫,特别是政府方面,即行政效能、效率低下(如下图)。

 

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商业诚信问题压力相对较小

 

在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方面,主要挑战表现为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提供优惠力度小。沿线企业接受的相对集中的优惠政策体现在审批等事项从优从快办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受到相关企业认可。然而,多数企业反映相关优惠力度有限,而超过三成的企业则未享受过任何招商引资政策。

 

 

在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方面,面临的困难主要在于当地货币利率频繁或剧烈变动造成经济损失(22.8%),其次有17.4%的企业在向当地金融融资机构融资时面临审核或手续困难。还有超两成企业是在跨国支付、转账、申请信贷服务方面面临限制。

 

在企业面临的商业诚信问题方面,则遇到以下问题(如下图)。

 

三、企业人才瓶颈

 

如上所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着当地营商环境的多重挑战,既有地缘政治风险、战略安全风险,又有经济金融风险、文明冲突风险等。事实上,无论存在多少风险,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人才来应对风险。“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短板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企业成本上升压力较大,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上涨相对较快

 

调查显示,在过去5年间,企业运行涉及的六大类主要成本上升压力较大(如下图)。

 

企业人力资源短板一:核心人员招聘难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核心人员招聘难、一般人员管理难,解决纠纷时诉诸法律成本高。同时,人力成本上升较快、处理劳资纠纷成本较高等问题与人力资源结构性缺陷高度交织。人力资源问题正在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短板。

 

 

企业人力资源短板二:一般人员管理难,法律解决纠纷成本高

 

一般管理人员、普通技术工人、劳动工人和保障部门人员等一般工作人员虽招聘难度相对较小,但在员工管理过程中有较大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当地员工关系维护问题

 

半数企业存在“中外员工之间因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造成相处与沟通方面障碍”等问题,三成企业则反映“当地员工因民族宗教、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对企业正常生产活动造成影响”。

 

“中国企业大多雇佣中国工人,未给当地人就业带来实际好处”成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到位被批评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地媒体对中国企业进行负面报道的最常见素材。

 

2.员工职业素质低和流动性大

 

26.8%企业存在当地员工流动性大,难以找到长期员工的问题。同时,分别约两成企业反映,当地员工文化与劳动素质难以胜任所在工作岗位;员工不遵守工作纪律,时常出现考勤问题和消极怠工现象。

 

 

同时,因为对薪酬待遇不满意、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等原因,当地员工中偶尔会有罢工现象。不过,罢工现象相对不多,“偶尔遇到”的企业占比9.2%,“经常遇到”的仅占1.5%。

 

 

3.解决纠纷时,诉诸法律成本高

 

在企业与员工发生纠纷时,为解决纠纷,双方自行商议解决的方式占据主流,达到65.3%。其次有14.3%的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工会帮助调解,向当地相关机构提起仲裁申请和诉诸法律的方式较少被采用,均为8.2%。

 

 

究其原因,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纠纷和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方式,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极高(如下图)。

 

后续内容将持续发布,敬请关注!

 

来源:全国工商联联络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一带一路网

AI客服
我要投诉
使用帮助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