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公众号:中亚舆图,原文链接:欧盟豪砸120亿欧元!中亚战略合作全面升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盛赞中亚作为全球门户的地理作用,并宣布欧盟将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
撒马尔罕峰会标志着欧盟与中亚战略关系开启"新篇章"。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首届欧盟-中亚峰会,传递了这一信号。
战略转向
冯德莱恩提出四大合作领域——交通、原材料、清洁能源与数字互联,旨在建立促进增长、联通与共同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她强调中亚的枢纽地位,并宣布欧盟将追加投资:除去年承诺投入跨里海运输走廊(TITR)的100亿欧元以缩短贸易时间外,还将通过"全球门户计划"追加120亿欧元,彰显欧盟的长期承诺。
维护多边主义
科斯塔将安全列为首要议题,指出跨国威胁日益严峻。他肯定欧盟与中亚在边境管控、禁毒及反恐方面的现有合作,并提议就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展开新对话。针对虚假信息风险,科斯塔重申支持提升区域韧性,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呼吁国际社会团结推动公正持久和平。他表示,峰会印证了信任型区域合作对全球稳定的贡献,欧盟将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中亚伙伴关系。
超越资源合作
两位领导人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表明欧盟不仅关注资源开发,更致力于帮助中亚发展本土产业,确保附加值留在当地,区别于其他"榨取资源"的全球参与者。冯德莱恩与科斯塔指出,欧盟还通过大型气候项目支持中亚发挥可再生能源枢纽潜力。尽管《欧盟中亚战略》已取得进展,双方在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仍有拓展空间。
托卡耶夫分别会晤欧盟领导人
峰会期间,冯德莱恩与科斯塔分别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作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与外资来源地(占哈吸引外资超40%),哈萨克斯坦正寻求深化与欧盟及各成员国的贸易联系。托卡耶夫与冯德莱恩探讨了经济、数字化等领域的合作可能,强调《加强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仍是双边关系基石;与科斯塔的会谈则聚焦拓宽战略合作领域,双方同意基于互信推动伙伴关系动态发展。托卡耶夫指出,能源、基建、数字创新与人工智能是未来重点合作方向。
投资未来
面对地缘政治碎片化与多边规则弱化,欧盟将中亚视为兼具主权意识、发展雄心与合作开放的特殊区域。撒马尔罕峰会传递明确信号:欧盟不再将中亚国家视为被动中转站或资源仓库,而是构建稳定合作世界秩序的平等伙伴。欧盟不仅与中亚互动——更将未来押注于此。
您的点赞、支持、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